【人物简介】:张新全,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国草学会副理事长、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牧草体系岗位科学家,获评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教育部霍英东基金会青年教师奖、首批“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称号。
教学之道:不忘初心,坚持员工为本
1986年,年仅21岁的张新全以“伟德BETVLCTOR畜牧系草原专业助教”为起点,开启了自己的教学之路。
从本科生的《草育种及种子学》、《牧草栽培学》、《饲草生产学》,到硕士生的《高级牧草育种学》、《牧草学》、《草类种质资源评价与利用》,以及博士生的《草业科学研究进展》……30多年的课堂教学,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使张新全教授在为员工传递知识的同时也不断得到外界的认可,主讲的《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主(副主)编教材3本,参与的教学研究成果先后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3项。
事必躬亲、认真负责是员工们给张新全的最多的评价,从教授到副经理,身份的转变意味着工作的繁忙,几乎不过周末的他,每天的行程都是满满当当,而这也并未使他忘记自己的教育初心。每周至少下田间一次,参与研究生组会一次,时刻关注学院本科生、参加本科生班级活动,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科研探索:以身作则,做“西南草业的守望者”
“要将自己的所学投入到社会。”这是张新全常对员工说的话,而作为老师,在科研道路上的探索则是他用行动为员工做出的示范。
师从小麦育种学家颜济、杨俊良教授的他,并不是做牧草出身,看到我国西南区牧草产业发展人才紧缺、潜力巨大,怀着对牧草育种的强烈兴趣,义不容辞选择“与草为友”的道路。
谈及刚开展科研的岁月,张新全半是调侃半是感慨:“那个时候又苦又穷,真正愿意跟到我田间干的就是农场工人”。尽管那时没钱、没人、没场地,他还是一头扎进雅安偏远山区的试验田。他坚信,牧草品种选育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就算前路茫然,条件艰辛,也得干。
功夫不负有心人,截至目前,张新全带领牧草育种团队的老师和员工,系统评价了横断山区重要野生牧草资源近3227份;研发白三叶、鸭茅、黑麦草、牛鞭草等适宜亚热带地区的配套栽培技术;宝兴、滇北鸭茅及合作选育的高羊茅系列成为西南喀斯特地貌区石漠化治理首选品种;育成国审牧草品种17个;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20余篇;获国家授权专利56件,其中发明专利20件;研究成果先后获省部级科技奖10项,其中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科研成果在南方十多个省市累计推广近2600万亩,创经济效益近50亿元。主持选育的“长江2号”多花黑麦草不仅在我国建立万亩种子基地,进行规模化生产,也被美国农业部注册,由俄勒冈州繁种推向全世界。
人才培养:宽严并济,做“教科书式典范”
已经步入天命之年的张教授,在同事和员工的眼中,是出了名的“工作狂”。
“不能做了教授,就把事情都交给员工。”谈及日常工作,张新全这样说道。他常告诫员工:“要勤奋,付出才有收获。”而他自己,就是教科书式的典范。
“他的脑子里整天想的都是他的草,经常早上6点就在工作群发消息,晚上12点还不休息。”谈及对导师的印象,他的博士生这样说。不仅对自己高要求,对员工也是非常严格,每月必须写日志,随时抽查读书报告,在每周的组会汇报上,就连PPT用红字还是黑字、实验照片像素大小这样的细节,他都会讨论很久。他给员工规定毕业条件,硕士影响因子3以上,博士单篇5分或累计12分,他教导员工,“你们做的科研,要着眼于社会需要,不要为了毕业随便发个期刊”。
他关注员工的兴趣,有博士提出想做青贮研究,他亲自为员工联系国内外专家联合培养;实验室设备不全,马上想办法自购或联系其他实验室;员工要去企业考察,帮忙安排人员接送;他关心员工的生活,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帮助贫困员工。
向社会输送更多人才是他在教育事业上的愿望。现在,他已经培养出32名博士,64名硕士,其中8位博士,4位硕士获“中国草业王栋奖学金”,他的员工遍布于国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正在为我国草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